新聞網訊(通訊員張宇寧、秦書凝)首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(創新賽)結果近日揭曉,我校五支參賽隊伍獲得一等獎三項、二等獎兩項,在決賽的410所參賽高校中成績位列第二。武漢大學獲得“優秀組織獎”,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林偉華、江先陽、王豪、王曉峯、吳恆毅等獲優秀指導教師獎。


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分別是“小角度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探究”“無線電能傳輸”和“基於圖像處理的等厚干涉實驗教學儀”。“小角度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探究”由王曉峯、吳恆毅指導,付元豪、邵朕涵、陳立炯、彭星睿同學合作完成,作品借鑑邁克爾孫干涉儀思路,搭建了擺角小於0.1度的單擺重力加速度測量裝置。“無線電能傳輸”由王豪指導,參賽學生為魯若天、孫家霖、龍禹川、朱若溪、楊欽宇,作品以自制的小型化、低成本無線電能傳輸實驗器材為基礎,設計了基礎性和專業性相融合的實驗內容。“基於圖像處理的等厚干涉實驗教學儀”由江先陽、王曉峯指導,張健、牛麗婷同學完成,該作品是用於牛頓環實驗的數字教學裝置,具有觀測高清、直觀、操作便捷的特點,曾在武漢大學“三創”成果展示會上展示,其關鍵技術已提交專利申請。
獲得二等獎的作品分別是林偉華指導的“彈簧振子的簡諧振動(虛擬)”,參賽學生為潘楚鋮、張永煊;由王曉峯、王豪指導的“密立根油滴虛擬仿真實驗”,參賽學生為陳玥君、談冰瑒、黃志園、鄭珺文、張路。
據悉,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(創新賽)是國家物理實驗方面最權威的比賽之一,本屆比賽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、全國高等學校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和中國物理學會主辦。參賽高校範圍覆蓋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內一流學府。
據有關負責人表示,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向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,學院依託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師資及平台,通過成立學術型學生社團、搭建學科競賽師生交流平台等舉措,形成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競賽的良好氛圍。近三年來,在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、大學生集成電路設計大賽、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等大型賽事中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6項、二等獎4項、三等獎6項,獲得省部級獎項(含地區賽)18項。
(供圖: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編輯:付曉歌、相茹)